来源:新京报 2015-11-08
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生育率最高、增长最快的国家。统计显示,美国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1,人口总量达到3.07亿,是世界人口第三大国。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面临的老龄化虽不像北欧国家、日本那样强烈,但目前,美国社会中65岁以上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是典型的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50年,美国65岁人口的比重将上升至20.7%。
居家养老为主,集中养老为辅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翟振武对新京报记者分析说,美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的时间较长,发展过程较慢,客观上为美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美国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首先是美国建立了发达的养老保险制度。早在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法》。经过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其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相当完善,包括政府社会保障养老金、公共部门养老金、雇主(企业、公司)养老金和个人退休账户养老金。
据美国社会保障署的数据,美国全国已有1.63亿人参加了退休养老保险,约占全部在业人员的96%,意味着几乎所有的社会劳动者都已纳入保险范围。
在养老方面,美国采取与英国类似的社区养老模式。居家养老仍然是美国老龄人口采取的最普遍的养老模式,同时发展出了一套完善的社区护理服务,给予居家养老的人口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这种社区护理服务既有公益性质的,也有需要支付一定费用的,享受由专人负责量身打造的服务计划。
与英国的社区服务一样,美国的社区服务也包含上门诊治、心理疏导等。
除了居家养老,美国也有集中养老社区。这些社区一般集中于气候宜人的阳光地带,或者兴建于大城市人群靠近儿女工作的地方。如果老人选择集中养老,可以在退休社区或老年公寓购房,也可以在这些老年社区租房。这类老年人社区的特点是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房屋、出行等,并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财力层次的老人设置不同的服务。据悉,美国有近2万家老人社区型养老机构,床位超过170万张。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的养老社区,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会给予财力支持和投入。
老龄化不会对社会发展产生明显负面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在美国也引起广泛争论。翟振武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虽然美国国内对如何应对老龄化也仍然在探索之中,但这些年来的有益经验已经使得美国人在面对老龄化社会时心态相对平稳。
在人口学界,城市化带来生育率的降低已经是一个规律性的结论。而生育率降低则造成人口的老龄化。联合国在关于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报告中曾指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是一个全球普遍面临的问题,并将影响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过翟振武表示,人类有能力应对老龄化的挑战,老龄化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他介绍,最近美国国会推出了一份有关老龄化的研究报告,对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政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作出了评估。结论令不少人有些意外:老龄化并不会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
“这份报告研究了就业力、创新力等方面,发现老年的技术人才在创造生产力方面反而比年轻没有经验的劳动力有更多优势。老年人口的增加并不必然带来社会经济发展的衰退。重要的是人类社会要适应从以前的年轻态社会步入老龄社会的转变,并且从退休保障、养老制度上做好体系支撑,那么老龄化社会就不会对人类社会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我们也不必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过度恐慌。”